Dear all,
Here is my schedual in Europe.
16-7 Venezia, Italy
19-7 Barcelona and Madrid, Spain
24-7 Lisboa, Portugal
30-7 Paris, France
31-7 Berlin, Germany
4-8 Warszawa, Poland
10-8 London, England
16-8 Singapore
21-8 Hong Kong
Because i lost the laggages in Barcelona Station (Computer and camera), so i can´t update my blogger before 21-8.
Wednesday, July 26, 2006
Thursday, July 06, 2006
Wednesday, July 05, 2006
二樓五仔記事簿/法20

之前聽林西說見過有件作品和我想在斧山做作品想法很似,今次竟然給我遇到正,Martin Creed在1998年的作品,把氣球吹滿了半間房,觀眾可以進入房間在空氣間走動,他的作品旁邊還放著杜像的一件作品照片:一樽1919年巴黎的空氣(http://members.aol.com/mindwebart3/marcelpg1.htm),我也看過這件作品。實在有點氣餒,雖然對作品的想法是不同,但外表太相似,若果斧山大會許可的話,我想改用另一件作品展出。
二樓五仔記事簿/法19
在Montpellier有一個關於杜象(Marcel Duchamp)的大型展覽,很多藝術家參加,類似向大師致敬,作品多很有趣。

這件作品中,單車和椅的金屬部分交換了。

忙記了作者的名字,他用一些在加沙地區(?)政府監視民眾生活的錄影帶,剪輯成日落的片段。

這件作品中,單車和椅的金屬部分交換了。

忙記了作者的名字,他用一些在加沙地區(?)政府監視民眾生活的錄影帶,剪輯成日落的片段。
Tuesday, July 04, 2006
二樓五仔記事簿/法18

法國南部有很多城鎮為了吸引遊客,每年都會籌辦一個重要的展覽,特點是以一個鎮為單位,由一個官方單位作統籌,聯合所有大的藝術館和畫廊,在同一時間開放,宣傳亦和旅遊局一同做,作為每年的重頭節目。其中一個很早已經辦得很成功的城市是Arles,連北京來的朋友也說阿諾(Arles)國際攝影展是相當重要,我們去的展場由很大的貨倉改建而成,加了圍板和光管,近地面的部份變成展覽廳,上面仍保留舊建築物原有的味道,好像伙炭,但規模當然大好多啦~相當大的相片,但攝影卻沒有多大的新鮮感~中國的藝術家用電影佈景建了一個百人「碌架床」,算是很另類。
Sunday, July 02, 2006
Saturday, July 01, 2006
二樓五仔記事簿/法15

7.1的早上我9:00起來,在窗上貼上了兩張7.1的紙,然後閉上眼睛,把身體保持一個動作不動,想著香港,直到11:00。法國的9:00是香港的15:00,法國的11:00是香港的17:00,這是香港的遊行時間。
二樓五仔記事簿/法15b

參觀了Toulouse的很多地方,景色不錯,人也比巴黎要少。我們在當地的當代藝術中心有一個展覽,名為:從中國來。在街角上Alice遇到她的大學同學,在路邊有個老頭要向我們表演,他的旁邊是李雲昌(阿昌),他是一個好有個性和自信的藝術家,他邀請我若果到北京可以住在他的工作室(幾千呎!)。他教我在美國回來後,不要留在香港,要到北京設立一個工作室,他說這對我的事業是最好的,因為香港無奈不是中心。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