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10, 2006

二樓五仔記事簿∕冬28

友人J有個Blog(http://minimuseumvonkaspar.blogspot.com/)每日都會有點藝評/文化評論/政治評論,很價得看。今日我在上面看到一篇(Make Art Politically)有我的名字,內容評《二櫻五仔記事簿/冬22》提及的政治/社區藝術,甚有反思,但理念和我的實際創作狀態確實有點距離,於是我再來一點自白:

在明報和呂大樂的訪問中,記者問了我兩次會不會去遊行,似乎她有點意外我的答案是:「不去。」很明顯,我不是不關心香港的民主,普選時間表等問題,但我更敏感是當下的狀態:一種很無奈,無從選擇的敵對狀態。老實說,我選擇「不去」要比選擇「去」的壓力還大,但我更堅定要保持的是個人選擇的自主性。我選擇「不去」遊行不是反對普選,而是投棄權票,是表達對當下政治氣氛的不滿,也想表明在非黑即白的爭辯中,還有另外一把(我認為是更大多數人的)聲音。

話說回來,我對藝術能否改造社會的想法可能簡單到你唔信,打個比喻:像一個人去投票,改變結果的不是那張「票」,而是「投票的人」,我想藝術就是那張「票」,但你想的可能是「投票的制度」。我比較傾向從個人出發去看藝術。

政治/社區藝術的對象是一般的人,藝術家就要用一般人能夠明白的方式去創作,但這個方式又不能過於淺白,淺白得像「說出來」一樣,挑戰就在這裡。有效果的作品都是能夠調和兩者,又不失作品的感染力。我相信觀眾是可以教育,而欣賞能力也可以提昇,但不可忘記的是觀眾始終是一般人,不同於行藝術館/畫廊的觀眾。最沒有意思的政治/社區藝術就是在藝術館/畫廊做的那些。

上個月,大家都說對反世貿人士的示威方式大開眼界,他們的示威方式就是藝術考慮吧!我很難說當藝術做到社運一樣,藝術會變成怎樣,我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或者很值得一試。只是這些已經超出我現在所想/所能做到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