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3, 2006

二樓五仔記事簿/冬05


新一年,一切重新開始。

Sunday, December 17, 2006

二樓五仔記事簿/冬04



12月16日/燈塔山
在美荷樓的後面有一坐山,山上可以看到整個西九龍的風景,小時候經常在這裡唱聖詩,通山頭跑,跑到日落。登上山才發現山已經不是以前的山,燈塔拆了,鐵絲網後長滿了野草,老人家在埋怨可以散步的地方又少了一半。風景也不是以前的風景,近海的幾排摩天大廈把舊區包圍得密不透風,然後漸漸蠶食。

孩子在山上爬樹,
遠方大街上人群好像走動的螞蟻,
陽光在海面上反射得像塊金磚,
青春就這樣的渡過了。

二樓五仔記事簿/冬03


12月15日/又一城
在超市內找到兩件可以做雕塑的物件。

Saturday, December 16, 2006

二樓五仔記事簿/冬02


12月13日/深水堡
深水堡不知是否人多居住地方少,有一個常見的現象是他們喜歡收自己的東西鎖在街上。

P.S.:到深水堡一定要去劉森記食蝦子撈麵和公和食豆腐花。

二樓五仔記事簿/冬01


12月13日/白田村
巴士到達白田時已天黑,雨下得很大,我也無意走得太遠,只在這個方形的商場兜了一個圈。裡面都是很舊的店舖,一個老人家要找很耐才把錢找得清楚,旁邊是打彈珠的母子,過一個鋪是聊得閒熟的老闆和客人,老村真是好多景致。手裡拿起小時候吃過的木瓜乾,出品人是張志明,他用了自己的樣做商標,若果他已經死了,這個盒仔都幾唔吉利。回家後我上網找「張志明」,發現都會和「木瓜乾」一起出現,而且有一個叫張志明的人被同學改了個「木瓜乾」的花名,好好笑!

Thursday, December 14, 2006

二樓五仔記事簿/秋33 (星期日明報作品)


討厭香港系列:
討厭自己的歷史

2006-12-14
白雙全

後記:同一天收到幾個朋友的留言呼籲去保護天星,每次行到一半都走回頭,好怕走得太前。在電視機前看著朋友和警察對峙,被驅趕,我的心都很難過,難過這種無力的感覺。香港人討厭自己的歷史,今天也會成為以後的歷史,令人討厭。

關於天星: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172590

Wednesday, December 13, 2006

二樓五仔記事簿/秋32


12月12日/石硤尾
在洋紫荊樹下「磨」了一個下午
(「磨」是通俗廣東話,解等待時間過去。)

這個不是一個很好的公園,它只是在兩條馬路之間的多餘空間所建成,所以很細,而且很多廢氣,比較像樣的是幾株開滿了花的洋紫荊樹,但奇怪的是它在任何時間都坐了很多老人,他們一坐就一個下午,好像有太多的時間。

我在這裡陪他們「磨」了一個下午。

Tuesday, December 12, 2006

二樓五仔記事簿/秋31


12月11日/泳池
沉默,在黑夜

縱使是多巨大的作品
當指向當代藝術
都不過是一顆小石塊
投入平靜的湖面
泛起兩三摺漣漪後
又是一片沈寂

***
談話後,再想創作的意義。

Monday, December 11, 2006

二樓五仔記事簿/秋30


12月9日/李鄭屋
昨晚臨睡前想把一包魚放入後期聖徒教會門牌下的水池內飼養,為免打草驚蛇,所以取消了今早的探訪行動。我按日誌到李鄭屋村,因為是舊區,四周都坐滿了在閒聊的老人,我在區內吃了一碗粥,隨便穿梭了兩三座唐樓。今日大球場有一大型的反貪污活動和攤位遊戲,未開始就逼滿了要玩的小朋友,看見他們真是興奮。

我沿著舊區的路繼續走,景物是快要拆掉唐樓、下棋的老人、野草。


***
在李鄭屋村的平台望出去有兩座公屋,背後是一座山,這座山剛好像一條線把兩個窗戶連在一起。我構思了一件作品,從這兩個窗口拉起一條繩,像山一樣把兩個窗戶連在一起。(見圖,急需找兩位口才了得的朋友幫游說屋主讓我入屋放繩,有興趣都請留言。)

Sunday, December 10, 2006

二樓五仔記事簿/秋29


12月9日/後期聖徒教會(摩門教)
以前好像叫未世聖徒教會,「未世」兩個字總叫人有邪邪地的感覺,我想大概是這樣後來他們把名字改作後期聖徒教會。雖然不是邪教,但正統教會都認為它是異端,所以我踏入門口時戰戰兢兢,門口坐著一個白衣的教友,他在看聖經的民數記,我說想來參加聚會,他指向左邊的大門告訴我:「請上一樓。」我上到一樓走了一個圈,有很多個室,但一個人都沒有,我偷偷拍了一強照片,就匆忙走了。相片是很多個頭像的背影,頭髮都是黑色,大概是在玩彼此認識的遊戲吧。

之後我在街上遇到兩位年青摩門教徒,他們會用廣東話和我對答,非常有禮貌,他們告訴我明天早上九時才有聚會,我決定明早再來看看。

Saturday, December 09, 2006

二樓五仔記事簿/秋28


12月7日/城大宿舍
剛好是二十口釘,一顆大星。

二樓五仔記事簿/秋27


2月6日/則仁中心
第二天在歌和老街(歌和老,很有詩意的名字),一邊是山坡,另一邊也是山坡,我沿著馬路旁的小路來回走了兩三次,樹影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歌和老街一旁有一所學校:則仁中心,地圖用「特」字形容這裡,因為這裡的學生比較活躍。我悄悄地站在這裡聽他們在飯堂談話的聲音,夜很靜,聲音特別清脆。

***
今日再回澤安村拍照,發現整條屋村竟然連一間餐廳也沒有,旁邊的路人說:「這裡只有老人和窮人,邊有人食呀!」

二樓五仔記事簿/秋26


12月5日/澤安村
雖然坐巴士經過澤安村好多次,進入這裡還是第一次。在晚上,有很多老人家坐在公園裡,三五個人在聊天,有人獨坐抽煙,月色很好,感覺卻很悲涼。我遠遠坐在一旁,陪伴一個老人坐了一會,就離開公園往村外的小路走去。前面是一個廢墟,破網外有一隻野狗在迴,空地內長滿了野草,外面是晶亮璀璨的燈光。這裡是香港的一角,擁有最美麗的風景,坐著一群漸漸老去的人。

***
兩個月亮。

二樓五仔記事簿/秋25


做了一個創作的時間表,我把十二月的月曆結合了在地圖的格仔上,之後每日去一格的地方考察,從這些考察再延伸創作。這個地圖一直做到一月六日,之後在零七年一月十一日和程展緯在城大藝廊展覽。

展覽叫《香港點城大點》,聽講是也斯改的,不過我個人就不是太喜歡有「城大」在展覽名內,這樣無疑縮窄了觀眾的範圍。做過這麼多次展覽的經驗,我覺得在香港在展場做展覽對於作品實在是一個浪費,無論你多努力,看的人次總超不過定額的數量(講緊可能只有二三百人),或好或壞都沒有甚麼迴響,我這幾年的作品受到關注,主要是拜可以在主流傳媒發表所賜,但這種和傳媒合作只是單對單的接頭,有點隨機和被動。

Friday, December 08, 2006

二樓五仔記事簿/秋24 (文匯報報導)

珠三角下港粵兩地的當代藝術

梁展峰

摘自獨立媒體: 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170896&group_id=59

下為原來文章,修訂版本分段載於文匯報視藝園地(2006年11月11日及25日)。

港粵兩地一向在經濟上交流頻繁,在「珠江三角洲」的經濟語境下,粵港兩地都各自面對不同挑戰和經濟地位的轉變,但在文化上還是扮演著中原文化以外具革新力量的邊緣角色。過去的孫中山、粵劇以至嶺南畫派都說明了兩地一直為中國文化和思想提供了革新的力量。

香港當代藝術一直面向西方,加上地理和過往殖民統治等因素,少有與國內當代藝術直接扯上關係,交流並不顯著。隨著近年主理香港Para/Site藝術家空間的德國策展人Tobias Berger在多個展覽中都同時加入港粵兩地藝術家,似乎有意凸顯「中國熱」下國內當代藝術主流以外的珠三角地區特色。

近日筆者看到在亞洲文化協會獎助金得主作品展的四位藝術家中,兩位是香港藝術家林嵐及白雙全,一位是廣州的魏青吉。這三位藝術家雖未必能全面體現粵港兩地當代藝術的全貌而且藝術取向各不相干,卻引發筆者思考在「城市」、「邊緣」和「新水墨運動」等共同議題下兩地發展的異同。

關於廣州當代藝術面貌,九十年代的「大尾象工作組」、鄭國谷到現時蜚聲國際的曹斐分別代表不同年代的廣州當代藝術,國際策展侯瀚如就以「廣東快車」的意念將廣州藝術推向國際舞台。他在討論「大尾象」時就指出在珠三角出現的鄉鎮「城市化」(Urbanization)和全球化下「全球城市」(Global City)如何為中國往後的全球化和開放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秩序和參考。他亦以「後城市化」的廣州和「全球城市網絡」中的香港作例指出城市高度甚至過度發展中,當代藝術如何展現社會和個人對抗生活中異化和壓力的革新和創造力。(註1)

要指出香港當代藝術的創造力,我們不能繞過七十年的新水墨運動。不過香港藝壇自八十年代流行裝置藝術後,雖有少數藝術家將此引入新水墨創作中,但仍然未能刺激更多年青一輩藝術家的追隨,讓香港的新水墨運動至今仍然以年長的資深藝術家們為核心繼續發展。反觀廣州和深圳卻以後來者積極發展水墨畫為當代藝術的一員。除了各地區展覽,深圳已持續舉行了多次現代水墨雙年展,繼國內「新文人畫」後發展出更多樣面貌。當中鄭國谷、楊喆蒼、魏青吉、黃一瀚等人的水墨作品既表現對中國傳統水墨畫的革新和現代化的關注,亦標誌著國內新水墨運動的另一股新力量。魏青吉的早期作品《彼物XX》系列(1992-93)到近年的《日常生活的屬性》系列,都顯示了他延續新水墨運動中在媒材上的革命和持續實驗,亦在宇宙和自然等傳統題材外引入更多日常生活的圖像(特別是流行消費文化)來拓展水墨畫中的視覺辭彙。繼續對傳統水墨畫的革新精神之餘,這些廣州藝術家都以新的水墨語言提出如何以水墨畫回應「城市化」後的社會現況。

兩地對「城市化」中有關過度發展、單一規劃以及破壞固有地區文化等題議都有熱烈探討並反映於兩地不同的藝術作品之餘,在實際操作上展覽空間和行為藝術的發展都表現了兩地各自如何挑戰和抵制在擠迫都市中各種限制。相對九十年代的廣州藝術家就以游擊式地表達對社會的批判,同期的香港藝術家正在國際的關注和媒體的鏡頭下尋覓文化身份,來回於政治中國和文化中國的認同上。

這種文化身份所展現的個人化和去政治化,簡接預示了當時九十年代中以後及往後港式當代藝術。香港藝術於是從直線歷的史論述下關於「城市vs.社群」的社會和文化議題分裂出「後都市化」中社會階級和經濟差異尖銳下對「社群/城市vs.個人」關注。

其中近年廣受大眾媒體和普羅觀眾歡迎的新晉藝術家白雙全,正活躍於如韓國斧山雙年展和法國等外海國際性藝術展中。相對於廣州藝術家以游擊式的展示於式對社會推行批判,白雙全以藝術手法表現對日常生活的個人關注和嚮往。在亞洲文化協會的展覽中展出的正是關於社會議題之外他的代表作品。當中使用時間、線和郊外環境都是他常用的創作元素,反映白雙全的美學觀和對生活的敏銳度之餘,亦代表了一種本土當代藝術中從社會轉向日常生活「去政治化」式的關注。白雙全喜歡郊遊,他的創作取材都源自市內和郊外的「旅途上」。相對於鼓勵消費的旅遊文化,白雙全以創作代替旅途中「到此一遊」的觀光和拍照,彷彿為觀眾提供了下次旅遊的消費方法。

隨著旅遊普及,加上九十年香港的移民潮和全球化經濟,很多香港人早已習慣了在全球城市間「遷徙」。熟識廣東藝術的法國藝評人楊天娜(Martina Koeppel-Yang)就提出「遊牧性」(Nomadism)作為珠三角地區的文化特質(註2)。若以此進路自然易於理解香港殖民時代文化上的「無根性」,但重要的是當中所強調地域疆界的超越和一種不確定亦不斷流變的現在進行式文化發展特質。

有趣的是這三位「珠三角」藝術家都不是「純正」的本地人:林嵐和白雙全都是兒時隨父母來港定居;魏青吉出生於山東,後留居及任教於廣州。三人都暗合了「珠江三角洲」藝術主流論述的其中特質─「遊牧性」(nomadic)。

頻密地「遊牧」於香港與海外間的香港藝術家就表現出旅人對新環境的適應力和關注。別於主流中國當代藝術家對「中國元素」的運用,香港藝術家在海外駐留時,多傾向投入和了解當地的社會文化,並反映於作品中。林嵐在孟加拉駐留計劃中的作品就以雜誌形式展現當地人力車伕的繪畫作品,並與自己的攝影紀錄融合,以裝置形式展示出來,以表達對當地基層勞工的敬意和被社會忽視的現況。作為第三者,她沒有突顯自已當下作為過客的邊緣位置,反而以第三者角度對一城市作出關注,展現對文化在地性(culturally site-specific)的敏銳。

粵港兩地遠離國內文化和政治核心,地區性和文化上的邊緣剛好為多種文化的交流提供空間。香港自殖民統治時代起已成為西方以外的西方文化(特別是英、美文化)衛星,同時具有中國文化基礎卻又遠離發展中核心,為兩種文化帶來融合的可能。廣州亦因其遠離於中原靠近香港,成為開放改革經濟特區的試點之餘,亦在文化上便利水墨畫的革新和拓展。不過這種「邊緣」優勢必須建基於面對各種主流大文化前的自信,否則容易淪為大文化的襯拓。別於廣州當代藝術在國際藝壇的位置,香港當代藝術在擁抱西方藝術之餘,還要努力建立一份的自信,另一邊則要避免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點綴。


註一:侯瀚如:『堡壘:「大尾象工作室」』,《廣東快車》。湖南美術出版社:2003年,頁64-76。
註二:KOEPPEL-YANG, Martina “From the Heart of Canton”, StopOver Hong Kong. Hanart TZ Gallery, 2004.

Thursday, December 07, 2006

二樓五仔記事簿/秋23


藝術公社在域多利亞監獄聯辦了一個展覽,我是其中一位被邀參加的藝術家,方式是每個藝術家有一個監房,只要不破壞古蹟,任何作品都可以做。12月5日我去找參觀了我的「監房」,以前是三個女囚犯共用的囚室,大約有五十呎,有三張床,一個半圓的窗,只作通風用,從微微透光,沒有風景,其餘甚麼也沒有了。牆上有幾段用原子筆寫的記事,打直寫的,大概是臥在床上睡不著時寫的吧。

二樓五仔記事簿/秋22


用時間去思考一些最基本的事,未必快樂,看一點書,未必明白,找些朋友聊聊天,未必能夠舒暢。想得太長遠,做不來,太宏大,令人乏力。小事開始,每一件都做好,安心了才想大事。

和媽媽去了天水圍看濕地公園,看開了的睡蓮和遠方的白露。晚上,到元朗食日本料理,這是媽媽第一次食日本菜和坐輕鐵。

二樓五仔記事簿/秋21


LC和舊同學在西貢開了間小畫室,偶爾入去探望,行行西貢,望望海,心情開朗。入黑,碼頭旁邊站有黑牛,舢舨上的魚貝擺放得像個百寶櫃。

Friday, December 01, 2006

二樓五仔記事簿/秋20 (聯展)


Read Diff¨¦rance
an exhibition about reading texts and images
in an artist studio

Soft Opening
4pm-7:30pm, 2nd December 2006 (Satuarday)

website: http://under-class.com/kongkee/read/hkart.html

to Consume is to Produce
To Read is to Cre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