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17, 2010

報導:台北雙年展/流動藝術家 想讓觀眾帶回家

台北雙年展/流動藝術家 想讓觀眾帶回家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10/08/15

藝術家成了「流動的藝術品」,由觀眾帶著他離開美術館、陪觀眾回家,觀眾的家於是變成了「藝術家要去看的美術館」。

台北市立美術館大廳最近立了個「讓藝術家陪你回家」看板,這是香港藝術家白雙全為將在九月七日開幕的二○一○台北雙年展提出的藝術計畫。從九月起,白雙全每天將在美術館大廳等待觀眾、陪觀眾回家。為了測試台灣觀眾對創作概念的反應,白雙全最近先在北美館進行「實驗」,在北美館大廳隨機出現與觀眾巧遇,再陪著觀眾一起回家。

白雙全說,「如果藝術品是一件擺放在美術館內供人欣賞的物品,當你在美術館遇上藝術家,你就是遇上一件流動的藝術品!」藝術家在等待趨前詢問的觀眾時,自己也變成一名「觀眾」,期盼未知的驚喜,觀眾的家於是變成「藝術家要去看的美術館」。過程中,未知的人、未知的路、未知的家,充滿變數。

香港藝術家白雙全在北美館設置「讓藝術家陪你回家」看板,檢視創作過程中的偶遇和隨機性。(照片/北美館提供)


白雙全日前在北美館進行第一次實驗,由來自內壢的三位觀眾帶著他吃飯、看表演然後帶他坐火車回內壢,白雙全將他們的家當成美術館般欣賞,再拍下每一處生活的角落做紀錄。

回家計畫隱含藝術家、美術館、觀眾之間的權力關係,讓藝術家和觀眾站在對等的位置上,彼此認識和發現,既強調交流和信任,也重視創作過程中的偶遇和隨機性,是否有「所謂的完成品」已不重要。

本屆台北雙年展,白雙全另提出「儲物櫃計畫」,他將把普通常見的辦公室家俱放在北美館必經走廊,「在美術館的鎂光燈底下,它會被誤以為是一件藝術品」。他說,儲物櫃的功能是暫存觀眾的私人物品,而藝術品的功能是讓觀眾感受、反思何謂美?如果儲物櫃被視為藝術品,觀眾使用儲物櫃的同時即參與了藝術的創作,而儲物櫃的美即從存在於「它是不是藝術品?」的想像。

摘自:聯合報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5786850.shtml


******
PS: 相片內和我談話的是參與第二天「讓藝術家陪你回家!」的觀眾G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