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雙全:其實被不被報導我並不介意,但這次件事實在太「視覺地(甚至滑稽地)」呈現出政府在發展香港藝術時的盲點,缺乏一個整體而長遠的發展計劃,到頭來總是顧此失彼,所以我把這件事放在桌上來討論。我希望做到對事不對人,前線員工的努力是不能否定的,只是機構本身背後的思維實在與現實太脫節,更難說有甚麼想像鳥~~)
世紀.Liverpool Biennial.利物浦雙年展現場:香港藝術家「被缺席」風波
文:風眠
編按:英國利物浦雙年展剛於上周啟幕,展期至11月底。利物浦是近年國際藝術界具象徵意義的坐標,他們四出引進各地展品,香港的白雙全作品是其中一種。今屆雙年展,他們邀請香港政府派人策展;港府也廣邀傳媒赴英採訪。可是,疑因事涉三個政府機構,在溝通方面似是百密一疏,竟忽略了同時在雙年展參展的香港藝術家。本文作者參與了官方舉辦的開幕禮,即地採訪,看看這場藝術界的「羅生門」如何。
多得政府機構如香港藝術館、康文署和香港藝術發展局三大推手支持,讓幾個香港藝術單位第一次赴英參展。與此同時,著名香港藝術家如程展緯、白雙全都在英國展出作品,而白雙全更是利物浦雙年展的參展藝術家。
李小龍和成龍有多重要?
不過,從香港專程為開幕禮飛抵利物浦的高級官員在致辭時,竟然沒有提及二人,反而提到李小龍和成龍:「正如你們有披頭四,我們有……」記者不知道在場外媒有多少,只知道港媒共有八家,走了八千里路來聽這段講辭。首席發言人是藝發局主席王英偉。也許應該在演講時稍提其他香港藝術家,而不是以香港武打演員來形容「走出香港」、「世界知名」的陳腔濫調?有趣的是,早在兩年前,白雙全的作品正因藝發局主導的威尼斯雙年展,獲利物浦TATE主動引進,已成為利物浦藝術資產。假如王主席知道自己在主持的藝發局有此功勞,或是得悉當代藝術光譜中的香港位置,為什麼不提一兩 句,反而說香港有什麼演藝界人物?
在開幕禮上,三個政府機構負責人輪番發言,教人意外的是,發言都屬同一類官腔,內容竟也重複三次。這些陳辭,對外地媒體了解香港藝術家特色,又有什麼作用?記者帶着這些疑問,試從政府前線職員探口風……
香港官辦的藝術展在細節中露餡,並不稀奇。白雙全為什麼在官腔中缺席這個雙年展?
白雙全:這個舞台太大了
根據在場藝發局職員的解釋,他們其實早就知道白雙全也有參與利物浦雙年展,所以這場開幕禮也有請他來,並在宴請官員、合作伙伴與藝術家時,請白雙全出席宴會。言下之意,其實是「我們也有照顧其他香港藝術家」,她鼓勵記者如有其他問題可以問「藝術館那邊」,畢竟他們才是策展人……即是說,她們的身分是協辦,而不是策展。
當晚,白雙全在facebook分享想法,吸引不少傳媒關注。翌日,記者訪問他事件由來。原來他在事前並沒有收到邀請,「他們只叫我去吃飯」。
白雙全身為雙年展主辦方「The Unexpected
Guess」的香港藝術家(與Elmgreen &
Dragset等著名藝術家同列其中),對香港政府的安排都很unexpected。他並不介意藝發局有沒有提及自己,只覺得今次資源錯配的習慣仍如舊貫,非常感嘆:「為什麼邀請香港大眾傳媒前來,而不是邀請香港藝評人?」而這個開幕禮,好像也沒遇見兩三個外地媒體與藝評人。以他所知,其間曾有藝術團體主動查詢,希望可隨團見識,不知道有什麼原因,未有成事。某電台也因隨團問題而引起爭議:限於媒體名額的規則,文化部與某節目統籌兩部門之間,僅有的名額竟落在後者,文化部未能隨團,聽來有點不可思議:推廣香港文化,卻不讓電台文化部出訪……為什麼這些好事竟成為衝突與矛盾的來源?
「贊助=推廣」思維
「他們沒有用一個『發展香港藝術』的心態去對待香港藝術,只是在行政上想去完成一個『贊助的藝術項目』。」白雙全點出政府多年的積患之餘,又以藝術家角度去思考政府主導項目的弊端:「若藝術家用這種心態去創作,你可預期他的作品只會是行貨之流。因為主要的資源都在政府手中,有更高的國際藝術的視野,對本土藝術發展有更準確的拿揑,是民間很合理的要求。我從現實的情况看現在香港的發展:在未有觀眾和表演者之前,這個舞台太大了。」簡言之,政府打算派資源來做一場大龍鳳之前,理應先為藝術家尋找合理的生存環境。
開幕禮完結時,三個官員向藝術家友善地招手,要來拍張團體照。記者留意到,他們好像沒有向白雙全招手……前線職員的理解是,白雙全是雙年展大會邀請的,在另一邊(另一個館);而藝術館所定的主題則名為「身是客」,由梁美萍、周俊輝、「Co-Lab+好地地」三組同時在開幕禮這場館展出,性質不同。
台灣如何辦國際展覽
「另一邊」三字的確可圈可點,正正顯示政府對今次雙年展的認知程度。白雙全解釋什麼是「另一邊」:利物浦雙年展其中一個主題館是TATE,而香港「身是客」則在City States參展,二者分別在於,主題館由一個受國際認可的主辦方策展,而City States則由應邀城市自行策展。假如政府知道這種分別,在主題館展示作品的白雙全缺席於官方陳辭,看來只有幾個可能。一是政府根本不知道白雙全在主題館。不過,這可能已被前線職員否定了。二是政府在國際藝術展的認知匱乏。可是,相關機構都曾為香港於國際藝術展上安排周到,經驗豐富……三是相關機構在合作方面,未有經驗。單看三個官員發表同樣內容的講辭,即知道他們有沒有仔細分工;王主席在介紹周俊輝時,說錯了Ms Chow Chun Fai ,更令人啼笑皆非。
到底整個合作和架構出了什麼問題?白雙全認為那是政府對策展者身分的理解,與國際藝術界之間有不小的差異:「政府機構策展是對老闆負責,獨立策展人則是對藝術家和觀眾負責。」記者也追訪City States展館中的台灣部分,原來台灣以往的做法是,以法國名義來邀請策展人策劃與參展,剛巧今年5月,台灣在英國正式成立海外文化部,邀請旅居英國的經驗策展人李佳玲主導。記者同時採訪了策展人、文化部職員與藝術家,發現她們的導覽與藝術家要談的理念非常脗合,明顯是合作順利的成果。文化部職員見香港的開幕禮,倒感到政府對藝術家的重視。他們也許不知道,政府主導所得的聲勢和所付出的代價,是正比還是反比。
為什麼政府要請香港傳媒?香港藝術家出境明明可以在國際上獲得更多外地傳媒關注,到底相關機構花了多少時間邀請外媒,讓香港藝術家在國際上有更好的起步點?以上是白雙全發問,要是你問那些勞心勞力卻未獲全盤認同的官員,或者會有個交代──是交代,未必是答案。
(原載2012.09.22明報.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