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15, 2012

明周:M+博物館如何從香港的視野出發?


這篇訪問內容其實是針對威尼斯雙年展過檔西九後的討論,作為參與者(甚或受益人)的角色實在很難說話,到頭來也是各自表述。民間和建制如何對話,若果政府有心搞好香港藝術,就應該主動的行多一步,開放對話的平台。

全文請(下載)放大圖片觀看,下面節錄了我和記者對答的完整部份:
 
1. 近日大家對威尼斯雙年展交由M+全權策展和負責的決定,聲音四起,不少業內人士都紛紛表態。其實就他們的意見,可知大家針對的並不是M+、亦不是李傑這藝術家,而是ADC在毫無諮詢的情況下突然改變模式,亦正是大家所指的「黑箱作業」。就於這點,您個人對此有何看法?同時,您認為此事給予大家最大的啟示,或隱憂是什麼?

全:威尼斯雙年展是藝術家踏進國際舞台的其中一個重要平台,以往ADC以招標(類似比賽)的形式進行,雖未見有甚麼良性競爭,但最少本地藝術家和策展人尚有「主動」參與的權利。但由M+館方一力負責就意味權力集中於一個機構身上,而藝術家的角色就變得「被動」地被挑選,本土策展人非走入建制就不得參與。由M+專業的展覽團隊去一手做雙年展品質當然有保證,但這權力由民間轉移到建制,對本土藝術發展有多好處呢?這點很值得質疑。

以往幾屆由ADC負責參與的威尼斯雙年展,都皆因程序出現漏洞而鬧上法庭,最終藝術家沒有時間創作和做展覽,變成三輸的局面。但若果ADC以此為由,不是倒塞漏洞,而收回公眾參與的權利,對事件的處理是本末倒置。ADC實在應借此機會檢討現行向藝術圈收集意見的方式,為何總會一再錯判形勢?若再一意孤行,恐怕最後又是鬧上街頭。

2.
撇除「黑箱作業」,您認為以往ADC以收集計劃書的方法是過時嗎?

全:我個人覺得這方式本地的藝術人才參與度會比較高,但由ADC來執行,從過往幾屆的經驗看出,在長遠目標和細節上,都未如理想。由M+主理未必是壞事,只是M+可以照樣開放參與權給公眾,不必需要行使最大的權力。台灣館的例子是由美術館主辦和決定方向,但向公眾招標。展覽由策展人自主,而美術館有一隊專業的雙年展小組輔助。

3.
同時,不少人均對M+的專業團隊投以信心一票,相反亦指出ADC以往的身分多為行政角色。作為曾經代表香港參展威尼斯雙年展的您、以及就今次的利物浦雙年展一事,您所接觸的ADC,於對外參展、帶領香港藝術家參展國外的角色是怎樣?

全:這也不是ADCM+可以做的事,而是政府在整體上在文化發展長遠的目標和規劃,現在每個部門都自己在做自己的事,沒有統籌,利物浦的事就說明這點的荒謬。在國際視野和專業運作上M+當然是遠勝一籌,但不要忘記M+的角色是為把香港打造成一個國際級的藝術都市,但對本土藝術發展是否有必然的義務呢?我相信這得靠本土藝術團體的揭力爭取。今次民間發起的運動就是例子,若果ADCM+把這最低微的「訴求」看成「作對」,那就太可惜了,這是一次對話的好機會。

4.
就此事之外,購買希克收藏家的藏品一事,亦令大家對M+的懷疑愈來愈多,也不免擔心M+將來於推廣本土藝術的角色和定位如何、面向公眾的決心又如何。作為業內一份子,先不猜想M+內部的策展和營運方向,但作為藝術家,您對這終於會誕生的當代藝術館有什麼期望?您認為它的策展方向該如何? -- 似乎大家都很擔心收購本土藝術家與國外藝術家藏品的比例、培訓以及供本土藝術家做展覽的機會等。

全:這問題的分叉點在於我們現在所見的藝術已太市場化,而我們又覺得這就是我們要的藝術。若果我們急於在短時間把香港藝術炒起,恐怕用很多的錢去推是唯一的方法。藝術植根在我們的生命和生活裡面,香港人是怎樣的質素,香港人的藝術不會差之很遠,這都是要慢慢培養的,跟我們的信念,我們文化的每一細節,安全感和歸屬感,知識和素養等息息相關。離開了這些,我們不如去炒樓、炒股票好了?

 我不覺得有必要把藝術品分成本土或國外,好的作品就是好的作品。但反過來又有多少外國人會看得懂本土作品的獨特性呢,就以中文和粵語為例,怎樣把它放入殿堂?反而我們要求M+一定要有瞭解本地的專才。我其實很喜歡M+第一個展覽在油麻地搞的《Mobile M+》,這個用意很好,把藝術館和社區連在一起,希望這是他們將來其中一個發展的大方向。

明周 20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