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31, 2010

報導:藝術與社會政治的臨界攻點

藝術與社會政治的臨界攻點
2010台北雙年展 用雙年展反思雙年展
台北文化快遞發佈:2010-08-23
文/蕭紫菡


自1998年起,「台北雙年展」已成為當代藝術的主要前哨基地。正當大家引頸企盼2010年的「台北雙年展」TB10,又將帶來什麼斬新的主題與面貌時,策展人之一提爾達‧佐赫德(Tirdad Zolghadr)卻為本次雙年展喊出「沒有主題」的口號。他說:「這次,我們並不想創造一個什麼特殊的期待,特別突顯雙年展有什麼特殊性。而是根本不要有主題,用計劃提案的方式取代,或者,最根本的是『從雙年展去反思雙年展』。」

提爾達說,本屆雙年展,在展覽的結構和空間內容上做了調整,藉以納入策展的批判以做為展覽的建議和批評。因此,展覽的重點除了作品本身,還將在於如何讓藝術家參與策畫過程、開放的教育行動、從在地展覽歷史及對藝術生產如何被管理運用提出討論。

具體而言,這屆「台北雙年展」的展覽結構概分以下計劃:一、再訪雙年展;二、兩年計劃;三、展演;四、衛星計劃;五、九月事件;六、藝術家電影院、七、演講劇場;八、聯動計劃等......

香港藝術家白雙全,將提一個計劃,以兩年的時間探討臺灣人對於「家」的想法。他將來臺灣與不同的對象互動,包括陪一些朋友走路回家,在走路回家的過程,不只是回到對方住的地方,也是回到對方的家鄉,藉由長時間的觀察,以藝術創作的形式,對臺北進行長期關懷。

本次參展藝術家的數量,刻意限制在23 位。展出的37件作品中,約五成是新的委任作品,以及許多改編舊作的製作;許多作品都以「過程」的方式展現,三分之一以上以「集體合作」的方式呈現,以及擴大到另外 50位藝術家的參與......

本屆雙年展,亦將推出眾多活動──形成「九月事件」的集合,在「藝術家影院」放映36位藝術家的50部影片;至於探討雙年展美學此等深刻的論點,不同於以往以研討會方式呈現,今年將以「演講劇場」,透過演員演繹論文要點,可說是一大創舉;另外,分別和臺北7個藝術空間提出不同程度的「聯動計劃」;這些並非平行或策展的展演計劃,以不同的特色和方法介入雙年展脈絡中。

綜上所述,林宏璋說,「本屆雙年展,少的是大張旗鼓式的主題標語,多出來的,是更多對藝術及展覽的反思及在地創作空間。」民眾將可從參展過程、空間、作品本身,用兩年的時間,細細品味。

2010台北雙年展
■ 時間:9/7(二)~11/14(日)
■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
■ 電話: 02-2595-7656
■ 網站:www.taipeibiennial.org ※可在Facebook「台北雙年展2010」粉絲團提問展覽/活動相關內容。

文章摘自台北文化快遞,全文:http://express.culture.gov.tw/news_detail.php?ID=113&reURL=%252Fadmin%252Fnews_browse.php 

Sunday, August 29, 2010

星期日明報:「回家」及「回家的旅行計劃」

「回家」及「回家的旅行計劃」
星期日明報:2010-8-29
白雙全


回家計劃:第3天(2010-8-14),台北市立美術館(17:50-20:33)-高雄岡山鎮(2010-8-15 1:30),白雙全-觀眾M君。

8月12日,我在台北市立美術館開始了一個名為「回家」的計劃,我在美術館的大堂佇立起一支旗幟,寫上:「讓藝術家陪你回家!」我坐在旁邊,每日招募一個願意讓我陪他回家的觀眾。計劃本身是配合台北雙年展的主題「批判機制」而做,我在製造一個「藝術家」和「觀眾」互換角色的場景,卻又同時發展成一個我與陌生人的旅行計劃。兩個人在一條路上只有短暫的相遇時間,於是路上的每一件事都變得特別精彩。我讓自己每日都帶單純的心情去期待一個真誠的人出現,帶我走過一段奇妙的路,這段路就像人生。「回家計劃」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不單是觀眾對藝術家要有信任,而藝術家對觀眾亦需要付出同等的信任,這個計劃之所以發生在台灣,是因為這裏讓我有所信任,而在這裏我有回家的感覺。

回家計劃:第3天
8月14日(六),我照常回到美術館守候觀眾,因為昨日陪J君(第2日的觀眾)回家後,她一家人盛意拳拳邀請我一齊晚飯、宵夜、卡拉OK直落,我回到酒店已是深夜二時有多,所以今日拖到五時才到美術館。星期六閉館時間會延長到20:30,又因為有一個展覽將要結束,所以今天觀眾特別多。我坐在大堂的正中央,不時有觀眾走過來問我在做什麼?我都會用心跟他們說我的計劃,但絕大多數觀眾都只會要求和我拍張相留念就離開。

大約20:15,場內的觀眾開始散場,於是多了一群好奇的觀眾圍我,打聽我在做什麼,其中一位觀眾問我:「我住在高雄噢,你可能不能回來!你也會跟我回家去嗎?」我回答:「我是不會選擇觀眾的,只要你肯,我們就立即出發。」這位觀眾就是M君,他願意接待我去參觀他的家。為了趕最後一班高雄捷運,我們立即從美術館去到台北車站買了高鐵車票去高雄(TWD1340),21:20我們已經在高鐵的車廂內,車程要約兩小時,我們在路途上無所不談,由港台電影,到歌星,到中國人的身分問題等等,當我們談到旅遊時,他告訴我:「去年我在加拿大遊學時,在朋友的書架中看過你的書《單身看》,很有印象,沒想到現在會和書的作者一齊在路上回家,好像在造夢,哈哈!」說話的時候他在看我的另一本書,剛翻到《等一個朋友》那頁。23:08我們抵達高雄的左營,沒想到我們已從台灣的北部走到南部,當高鐵經過台南站,我才知道高雄原來是一個比台南還要南的地方!慘啦,我知道我今晚沒有可能回台北了!

梵谷的熱情 探M君私人美術館
捷運開到青埔,我在這裏坐M君的機車去岡山鎮,路上遠景是點點火光,有時大運油卡車會擦身而過,這裏是M成長的家鄉。在岡山的橫街窄行穿梭感覺和台北很不一樣,晚上00:00街上仍很熱鬧,食店內仍有很多客人,M君帶了我去吃他平時愛吃東西:蚵仔麵線、蒸餃、青草茶等,還特意帶我去看了一間老電影院。當我們回到他的家,已是凌晨1:00有多,他的父母都睡了,他叫我不用懼怕,因為他家裏有一頭大黑狗,怕牠會吠醒家人,於是我們在客廳看了一個圈,就立即走入他的房間。M君是設計系的學生,但他很喜歡繪畫,他最喜歡梵谷,他的確有梵谷的熱情,在他的家裏到處都掛他的繪畫,而每一幅都在說他心裏的故事:鄉間的牛和草坡,通往遠方的路,在自己的深海中一臉憂愁,魚是慾望和各不相干的比喻,這是他中學畢業時的作品。他的家的確就像是他的私人美術館。

繪畫成為他的一面鏡子
M君提起了一張剛起好稿畫作,從畫中我看到他的哀愁,他說天鵝代表媽媽,之後說了一些家裏的事。你會看見人有時在找不到朋友時,繪畫成為他的一道橋樑、一面鏡子,讓自己可以跳出來和自己對話。

我在M君的家待了約一個小時,我就坐他的機車到附近找廉價旅店,因為今日是周末,房都滿了人,我就只好在24小時的M記和電玩店流連。次日早上六時,我乘搭第一班去台北的火車,到酒店時已是9:00,大覺一睡。昨日一路上M君說了好幾次:我真的以為自己在造夢!一覺醒來,我也以為昨日只是造了一場夢呢~~

「回家計劃」將會延續到9月15日,行程跟進:http://www.oneeyeman.blogspot.com/

PS1:
這個作品是我主動問星期日明報有沒有空間可以發表的,本來沒有這麼心急要去整理這個旅程,但因為看到電視直播菲律賓的人質事件後,我自己連同整個香港都好像陷入恐慌和憤怒當中(我腦海也突然閃過兩三幕危險的景象),所以希望藉此回家計劃發放一種人和人相處、彼此信任和欣賞的美麗訊息,但我知道這種人和人單純的信任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再一次被建立起來呢~唉!這樣的國家,真是令人悲痛~

PS2: 回家計劃創作概念

作品:回家計劃(概念及執行)

回家計劃
關於台北雙年展2010的創作提案二
白雙全, 2010-8-6

創作概念
藝術家站在美術館的大堂,等候一個願意讓他陪伴回家的觀眾,他在大堂擺設了一支直立的宣傳旗幟,上面寫著「讓藝術家陪你回家!」,招募現場觀眾參與他的活動。在路上,觀眾站在一個和藝術家對等的位置上,觀眾既是觀眾,亦是提供創作內容的人,而藝術家亦同樣扮演著創作人和觀眾的兩個身份。兩個人,一條路上,分享四重角色。

當觀眾走入美術館看藝術品,他卻遇見藝術家。藝術家等/不等於藝術品?若果藝術品是一件擺放在美術館內供人欣賞的物品,當你在美術館遇上藝術家,你就是遇上一件流動的藝術品,一個流動的美術館。你和藝術品是點對點的相遇,但你和藝術家在路上卻是兩條平衡線的重疊,在時間線上每一刻都可以是藝術。而你甚至可以相信,你就是藝術家。

當藝術家站在大堂等待一個觀眾出現的同時,他變成了「觀眾」。他期盼著驚喜和精彩的情節在他眼前一幕幕展現:首先是一個未知的人,接著是一條未知的路,最後是一處未知的地方。人生的故事濃縮成動人的電影,未知和神秘使人內心雀躍。

回家計劃是藝術家和觀眾互換角色的場景,在觀眾的家,藝術家完全變成了觀眾。回家計劃是帶領觀眾離開美術館的計劃,藝術不只出現在美術館,它也在路上,也在你的家。但在於我,回家計劃是一個拿公費和陌生人去旅行的計劃,經驗一個台灣人帶我遊台灣的旅程,在這要感謝館方和觀眾支持。

回家計劃由藝術家策劃,然後和觀眾一同去完成。它讓藝術家和觀眾站在一個對等的位置上,彼此認識和發現,既強調交流和信任的重要,亦重視創作過程中的偶遇和隨機性,它並沒有一件所謂的完成品,或者完成品就是過程中的一個變數。

執行日期
第一回測試期:8月12日至15日(共4天)。
第二回執行期:9月4日至15日(共12天),安排在開幕前3天和開幕後9天進行。時間:每天下午3:00-5:30(閉館前兩個半小時,星期六6:00-8:30)。
第三回執行期:11月8日至14日(共7天),為了使我不在美術館時(即9月15日後),觀眾也可以參與回家計劃,所以我安排在展覽完結前的七天做回家計劃的最後一回。願意參加第三回的觀眾請填上表格,投入木箱。我會在所有的表格內抽出七個觀眾,每一天安排去一個觀眾工作的地方,等他放工,然後陪伴他回家。

回家計劃的旅程記錄將會在藝術家的部落格發放:www.oneeyeman.com

PS1:
我第一次和女朋友去台灣是在2004年的聖誕節,我們去了九份玩,還買了幾盒芋頭酥,因為太晚,我們在路口等不到回程的車。那時餅店的老闆走過來叫我們上車,由九份送我們到台北,雖然他們說是順路,但車子也要走個多小時才到台北呢,而我們買的只是幾十元港幣的手信。我們真的很感動,我太太昨晚還在說九月我們再回台灣時,一定要去九份探他們。就是這樣簡單,相信和感激使我們在未來的路上重遇~~或者就是這個回憶,我真的很想在台灣做這個「回家計劃」,它是使人與人本應有的一份簡單的信任,再一次體現。

PS2:
這件作品是在澳門的旅遊計劃《
重繪記憶的地圖:澳門站》的延續。



******
II. Go Home Project
An artist stands in the museum lobby, waiting for an audience willing to let him accompany him/her home. He has placed a vertical banner in the lobby that reads “Let the artist go home with you!” to recruit viewers on the scene to participate in his event. Go Home is a site “artist” and “audience” can exchange their roles. On the way, the audience takes a position of parity with the artist, both acting as audience and providing creative content, while the artist similarly plays dual roles as creator and viewer. In this way, between the two people and the road, four roles are shared.

When the viewer enters the museum to view works of art he encounters the artist instead. Is this equal to/not equal to art? If an art work is an object placed in a museum for people to view, when you encounter an artist in a museum you are coming face to face with a fluid art work and a mobile museum. You meet the work of art in a point to point encounter, but you and the artist in transit are two overlapping parallel lines, where each moment along the time line can be art. And you might even believe that you are the artist.

The artist himself becomes an “audience” as he stands in the lobby waiting for an audience to appear. Like viewing a film, he anticipates the appearance of unexpected surprises and exciting developments before his eyes: first is an unknown person, followed by an unknown route, and finally an unknown place. “The unknown” is both mysterious and magnetic, and the biggest creative impetus. When the audience leads the artist to depart the museum, the audience becomes the leading role. They become the follow travelers on the way. Their role are changing. When the artist arrived the audience’s home, audience become “artist”, and his home become a “museum”.

The Go Home Project places the artist and viewer on equal footing, to get to know and discover each other, both 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exchange and trust, and placing importance on arbitrariness and randomness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It is not a finished work, per se; perhaps the finished work is a variable itself.


Installation and Execution
As the Go Home Project is conceived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leaving the least possible amount of objects in the museum, the entire installation consists of just one banner and one sheet of paper. The banner stands on the floor (like political campaign pennan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reading Let the artist go home with you! The banner can be rolled up and taken away, and will only be set up when I am there on site. In addition, I am also considering keeping a list of people who take me home with them and the relevant dates for posting in the museum. My interaction with audience members in the Go Home Project is of a private nature and thus will not be openly displayed at the museum, but will be recorded on my personal blog with their consent.

First round dates: Aug 12 through 15 (total 4 days)
Second round dates: Sept 4 through 15 (total 12 days): three days prior to the opening and nine days after the opening.
Third round dates: Nov 8 through 14 (total 7 days): In order to enable all the audience participation in the Go Home Project when I am not present at the museum (after September 15) I will arrange for a second round during the seven days prior to the opening. I will make a sign and leave a registration form for audience members willing to let the artist go home with them to take part in this event. I will select seven audience members from among all the completed forms, and arrange to go to the workplace of a viewer, where I will wait for him to get off work and accompany him home.

Saturday, August 21, 2010

報導:2010年台北雙年展作品 "讓藝術家陪你回家!"

2010年台北雙年展作品 "讓藝術家陪你回家!"
鳳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0/08/15

觀眾在美術館參觀過程中會有什麼期待?是觀賞藝術品?是遇見藝術家?是參與創作過程?創作作品也成為作品的一部份?參加2010年《台北雙年展》的香港藝術家白雙全將在今年展覽中,提著移動式的宣傳旗幟與簡易的板凳桌椅,在美術館大廳中等待出現願意讓他陪伴回家的觀眾,實現《讓藝術家陪你回家》的創作計畫。


藝術家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大廳等待一個願意讓他陪伴回家的觀眾。(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作品的創作過程從離開美術館開始,直至回到這位觀眾的家之間,彼此扮演平等、信任、交流的互動角色。《讓藝術家陪你回家》計畫將從《台北雙年展2010》展前七天的9月1日起,至開幕後七天的9月14日止共14天,白雙全每天將在美術館大廳等待一位或一群讓他陪著回家的觀眾。

為測試台灣觀眾對此創作概念的反應,白雙全特提前來台,於本週起至8月16日前,在北美館大廳隨機出現與觀眾巧遇,陪著觀眾一起回家。12日在北美館的第一天實驗,等到的是來自內壢的三位觀眾,帶著先吃飯、看表演然後他坐火車回內壢,之後再自行返回至美術館已是午夜的意外路程。

《台北雙年展2010》預定於今年9月7日盛大開幕,試圖反省文化的生產狀態,利用雙年展本身對雙年展機制進行檢視,重新審查看待藝術結構的關係。白雙全的《讓藝術家陪你回家》計畫即隱含藝術家、美術館、觀眾之間的權力關係。藝術家因在美術館的場域現身,在美術館的允許下以藝術家身份進行活動,觀眾也會接受在美術館空間內的物件或行為就等於作品的假想,當觀眾來美術館看作品,卻看見「藝術家」,更將美術館中藝術家與觀眾原本點與點的隨機偶遇,延展成美術館外的重疊與互動,觀眾遇見藝術家,就好像遇見一個流動的美術館。

藝術家在等待願意趨前詢問的觀眾時,同時自己也變成一位「觀眾」,期盼未知的驚喜與動人的情節上演,許多隨機性的不定因數仍然存在於計畫過程中,未知的人、未知的路,最後是未知的地方,藝術家看到的是一個變數,由藝術家和觀眾一起完成,藝術在這段路上是無止盡的期盼,無限的想像與發現。

摘自:鳳凰網http://phoenet.tw/Newsletter/News.aspx?Iinfo=4&iNumber=1970
摘自:全球藝訊http://artnews.artlib.net.tw/3098/artnews.html?page=1

Tuesday, August 17, 2010

報導:台北雙年展/流動藝術家 想讓觀眾帶回家

台北雙年展/流動藝術家 想讓觀眾帶回家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10/08/15

藝術家成了「流動的藝術品」,由觀眾帶著他離開美術館、陪觀眾回家,觀眾的家於是變成了「藝術家要去看的美術館」。

台北市立美術館大廳最近立了個「讓藝術家陪你回家」看板,這是香港藝術家白雙全為將在九月七日開幕的二○一○台北雙年展提出的藝術計畫。從九月起,白雙全每天將在美術館大廳等待觀眾、陪觀眾回家。為了測試台灣觀眾對創作概念的反應,白雙全最近先在北美館進行「實驗」,在北美館大廳隨機出現與觀眾巧遇,再陪著觀眾一起回家。

白雙全說,「如果藝術品是一件擺放在美術館內供人欣賞的物品,當你在美術館遇上藝術家,你就是遇上一件流動的藝術品!」藝術家在等待趨前詢問的觀眾時,自己也變成一名「觀眾」,期盼未知的驚喜,觀眾的家於是變成「藝術家要去看的美術館」。過程中,未知的人、未知的路、未知的家,充滿變數。

香港藝術家白雙全在北美館設置「讓藝術家陪你回家」看板,檢視創作過程中的偶遇和隨機性。(照片/北美館提供)


白雙全日前在北美館進行第一次實驗,由來自內壢的三位觀眾帶著他吃飯、看表演然後帶他坐火車回內壢,白雙全將他們的家當成美術館般欣賞,再拍下每一處生活的角落做紀錄。

回家計畫隱含藝術家、美術館、觀眾之間的權力關係,讓藝術家和觀眾站在對等的位置上,彼此認識和發現,既強調交流和信任,也重視創作過程中的偶遇和隨機性,是否有「所謂的完成品」已不重要。

本屆台北雙年展,白雙全另提出「儲物櫃計畫」,他將把普通常見的辦公室家俱放在北美館必經走廊,「在美術館的鎂光燈底下,它會被誤以為是一件藝術品」。他說,儲物櫃的功能是暫存觀眾的私人物品,而藝術品的功能是讓觀眾感受、反思何謂美?如果儲物櫃被視為藝術品,觀眾使用儲物櫃的同時即參與了藝術的創作,而儲物櫃的美即從存在於「它是不是藝術品?」的想像。

摘自:聯合報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5786850.shtml


******
PS: 相片內和我談話的是參與第二天「讓藝術家陪你回家!」的觀眾G君。

報導:台北雙年展/讓藝術家陪你回家

台北雙年展/讓藝術家陪你回家
2010/08/13
聯合新聞網/特約作家賈亦珍

如果有個藝術家要陪你回家,你要嗎?香港藝術家白雙全昨天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大廳擺出了一幅布招,上面寫著:「招募觀眾,讓藝術家陪你回家!」白雙全說:「是真的要陪你回到你家裡哦。」

在北美館的大廳裡,白雙全顯得很突兀,大家不知道他在幹嘛,也不知道這是不是北美館的一個活動,大部分人都遠遠看了看他的布招,然後擦身而過,但也有些好奇心夠的人直接問白雙全。

白雙全是參加「台北雙年展2010」的香港藝術家,台北雙年展9月7日才開始,但白雙全提前發動,秀出想法,這件作品不必然是雙年展的作品,但可以從這件作品窺見這一次雙年展的一些模樣。

白雙全這件作品企圖表達的是一種「信任」、「相信」,「相信也是一種藝術。」他說:「而觀眾在這件作品中也是創作者,跟藝術家平起平坐。」

就像有個女觀眾問他:「真的要回家哦?回家要幹嘛?」真的要回家,回家後可以做的事很多,可以談藝術、品茶、或者純聊天都好,純粹看兩人的互動及感覺,感覺對了說不定就可以聊個通宵,甚至兩人變成好朋友,有太多可能性在這件作品中。

「誰敢隨便帶個陌生人回家?」白雙全說:「家是一個很私密的地方,真要讓一個陌生人進去,是要很大的『相信』。」

有人走折衷的路,邀他到師大附近朋友的工作室去,白雙全還沒有答應,因為這件作品是要「陪你回家」,去朋友的工作室算不算呢?


白雙全在香港時曾有個有點類似的活動,他是在香港九龍塘以枯等的方式,看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碰到認識的人,這個作品叫「等一個朋友」,他在九龍塘地鐵站大廳隨便找個地方站,看看多久能碰到朋友,當天12點47分開始等,16點38分時等到了一個人,這是他兩年不見的大學同學,這同學還問他:「你怎麼知道我會經過這裡?」他說:「我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等你很久了。」等一個人等了4個多小時,也真算久了。

但昨天在北美館的作品難度就高多了,「等一個朋友」等的是朋友,認識的人,陪你回家,是要求你讓一個陌生人陪你回家,那真的不容易。

這件作品原本幾天前就要開始,但因為一些較細膩的思考及修正而延後了幾天,「例如那個陪字,原本腹案中的是『帶』、『跟』、『陪』。」白雙全說:「如果用『帶你回家』,那觀眾好像跟著藝術家走,跟著別人走回自己的家有點怪怪的;如果說是『跟你回家』,那藝術家要跟著觀眾走,也是一人在前一人在後的感覺,但用『陪你回家』,就有那種比肩齊步同行的感覺,這樣才像朋友。」

白雙全的這個活動第一波從昨天起一直到周日都有,下一波是9月1日到14日,他希望在這段期間真的能成功地「陪你回家」。

摘自:聯合新聞網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264592

******
PS: 台灣的媒體好快手,我都來不及寫遊記故事就出了街,記者是一個好友善的肥鬍子叔叔,在「回家計劃」的第一天,和他談話後的兩小時,我就和第一位觀眾C君上路,回她在內壢的家。第二波的日期稍有改動,現為9月4日至15日。

Monday, August 16, 2010

訪問:拓寬了的天空/一件舊作

撰文:Rachel、旭 攝影:旭
U+ 2007/01


PS:大概好少人知道我做過這件作品(我連名字都忘記了呢: p),這是應母校銘基書院的邀請,在四十週年校慶時和全校師生一同做的創作:我在每一個學生桌子的抽屜內藏了一個字,一個字代表一個人(它令我聯想人和名字的關係),各有自己的編號。然後,我在雨天操場掛了幾張放大的原稿紙,每一格也有一個編號,學生的功課就是把自己手上的字按照相應的編號填在原稿紙上。於是一篇文章就由整整間學校的師生一人一字去書寫出來,由零零碎碎的幾隻字到完整的故事浮現,前後約花了一個星期。其實這是我中學時讀過的一篇文章:魯迅的《風箏》,現在的學生已經不用再讀這篇文章了,它是我過去的回憶,也令我回憶起小時候我也曾經破壞弟弟的圖畫和玩具,內心很怯疚。

每一粒「字」都在說話,而沒有字的「 」也同樣在說話,它令沒有(拒絕或者忘記)參與這項活動的學生見到自己的缺席,造成了故事的不完整。但諷刺的是,當我作為學生的時候,我最討厭的就是這種團結(要把個體個性隱藏)的壓力。(16/8)

訪問:五仔的二樓滋味(飢餓之團結)

撰文:Milk 攝影:Felex、關耀祥 設計:S
U Magazine 2006/06/26


PS:昨日在美術館遇到打開空間的Beca,她看過我《東周刊》的訪問,讚嘆香港的雜誌好勁揪,實況是香港沒有一本成功的藝術刊物,主流媒體擔當了傳播藝術的主要溝道,最成功的例子是《星期日明報》,我也是靠這起家。香港人根本不會拿錢買一本所謂「藝術雜誌」,所以若果「藝術」夾在八掛雜誌內,反而會有人去看,當然內容就很不一樣。選了些早期的訪問和大家分享。(16/8)

Wednesday, August 11, 2010

二樓五仔記事簿/夏10/信仰和創作混為一談

信仰和創作混為一談

其一:
太多的感情會使情緒處在近乎崩潰的邊緣,只有青春期的少年心才有這種韌度去抵受,理性是一種平衡。人的不同過程需要不同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有時會為環境和觀眾來調節。我漸漸很清楚我創作的靈魂並不是創作本身(更不是作品),而是我自己,我是我最忠實的觀眾,又是我最想去滿足的觀眾。

其二:
「自我滿足」可能是創作時最根本的需要,而引起觀眾的共鳴、締造和諧的環境、甚至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想法都是由此而來。自我滿足是建立自己的過程中一種重要的滋潤元素,但它不等於自私。當然沒有人會帶著這個自覺來創作,它在創作得很投入時,就會自然開花結果~

其三:
我實在要感謝大家一直給我的鼓勵和扶持呀!創作和信仰之所以可以開始是:你如何真實地面對自己。對象若果是自己,其實就沒有所謂美和醜、善和惡的作品,它就好像一面鏡子讓自己和別人觀照自己,所有的美善都會因為你的真摰而浮現出來。就好像和一個真心的朋友談話,你不需要聽粉飾得動聽的句子吧~

其四:
我想神若果不是女人,也不會太像男人,在我成長時見過好的基督徒大概就是這兩種人,神的形象也從他們給我的印象而烙印下來,是一件很感人的事。為甚麼現在這麼多人討厭神呢?應該跟基督徒有關吧~我承認自己是基督徒時都感到有壓力,不是因為怕吃虧或受人冷眼,而是「基督徒」三個字現在帶有太多負面的意思在裡面,和他的原意有出入呢~

相關內容:舊漫畫幾則

Monday, August 09, 2010

二樓五仔記事簿/夏09/舊漫畫幾則

因為《東周刊》的訪問勾起了我不少中學的回憶,HCL在他的舊書推中找到當年我們自資出版的團契刊物《浪之聲》,裡面除了有關信仰的文章,還有不少陳年漫畫,下選幾張示眾。事隔十多年了,現在看來都有點面紅。(9/8)


兩隻手,1997-8-22。我覺得自己的信仰其實好簡單:對上主懷着感謝的心,當見到人有需要,就用上主而來的幫助去幫助其他人,這是聖經的道理:施比受更為有福。眼淚和微笑發自內心,以基督的心為心,這才是一個基督徒。


1997-2,十幾年前畫的故事,今日仍然說得很動聽,這的確是神和人一直的寫照。我相信我的神並不是很微小,但祂很溫柔善良,願意把自己放在一個微小的位置和人相處。

1997-2



1997-6-15,釘十字架。這是我當時對十字架的理解:捨己,真係赤裸裸到呢好入肉。後面有這個意思:人犧牲得越多,從神那裡得到的就會越多,越是痛苦就越覺貞潔,越得安慰。當神聖和原始的慾望結合起來,果種爆炸力真係大到可怕呢~~

創作就是需要走入事情最深入最極端的部份,唔係就冇咩野值得講出來啦。現在從兩個人的造型來看,當時應該一個參照了中學老師K.P.Ho個樣來畫,另一個係蕭志駒,佢個頭仲好亂~~


1997-5-23,母親的血。這個故事其實是基督的救恩,我把在教會聽到關於愛和犧牲的道理用最淺白的方式表達出來,這種暴力和殘酷就是真相。而故事的另一面確實是在說我的媽媽,當時屋企好幾年都靠她在夜班的清潔工作來維持,不懂得把愛說出口,但這份愛的濃烈,使我分不開是母親,還是基督。

Wednesday, August 04, 2010

訪問:《白雙全搞乜?》

撰文:黎穎然 攝影:羅蘭蓉 林崢 設計:盧森
東周刊 2010/08/04

Tuesday, August 03, 2010

作品:製造太陽千個(昆士蘭省圖書館計劃)

製造太陽千個
白雙全


關於昆士蘭省圖書館的創作計劃,作品將於Light form Light中展出。展覽網站:www.maap.org.au/light-from-light

創作概念:
對於沒有觸摸過的物件(Object),我們會用想像去證明它的存在。太陽是一件我們沒有觸摸過但相信它存在的東西,我們對太陽的想像是:圓形、光和熱力。這三個特質構成我們對太陽的想像,也構成「太陽」。

《製造太陽千個》(Making Thousands SUNs)是一個製造太陽的計劃,由一個太陽製造成千百個太陽。我們通過圖書館的系統,把印有太陽的圖書從不同的圖書分館運到中央圖書館,每一分館只需要尋找一本封面有太陽相片的書,圖書館管理員手持圖書拍一張照片,然後把圖書和相片寄去中央圖書館即可。我的想像是:不同大小的太陽從四面八方走近中央,最後組成一個巨大的太陽。

當帶住太陽的千本圖書集齊在中央圖書館後,我就會把這堆圖書編排在一個平面上,我在上面蓋上一張白色的牆紙,在每一本書的太陽位置我都開一個和太陽一樣大的圓孔,之後把牆紙分成若干塊份,貼在圖書館四面的玻璃牆上。當太陽的光線穿過玻璃牆上牆紙的小孔打落在地上,地上就會投射出大大小小圓形的光,而且帶有熱力。這是一個個真實的太陽。

這樣我們製造了心中想像的千個太陽,亦同時製造了千個在物理上真實的太陽。


(Left: Brisbane’s Sun, 2010.6.20; Right: Mulheim an der Ruhr’s Suns, 2010.7.10)
附件:圖書館的Newsletter

English version:
Making Thousands of SUNs
A project for the exhibition “Light From Light” in State Library of Queensland
Pak Sheung Chuen

Concept:
For the object had never been touched, we can only use our imagination to prove its existence. The sun is something that we haven’t touched but believed in its existence, our perception for the sun is round, bright light, and heat. These three characters constitute our imagination of the sun, also the concept of the sun. Making Thousands of SUNs is a project to manufacture sun, to produce thousands of suns from one sun. By using the state library’s lending system, gathering books with sun on the cover from different regional branch libraries to the Queensland State Library. Each branch library will only needs to find one copy of the book with sun (photo image) on its cover, the librarian will hold the book and take a photo, then send the book with photo to the state library. My imagination is: the different sized suns from all directions coming close to the centre, eventually they will form one grand sun. After the thousands of books with sun arrived at the state library, I will lay these books on a plane, cover them with a large sheet of white wallpaper, following each sun’s position on the book cover, I will cut out a hole same size as the sun, then divide the wallpaper into portions, attach them to the glass windows of the library. When the sun is showering through the paper holes on the window, it will project different sized round shaped light onto the floor with heat. Therefore, each of the dots becomes the sun of it’s own.
Now, while we have the thousands suns in our heart, we also produced thousands physically realistic suns.
(Translated by Paul Bai)

作品:製造太陽千個(Library Newsletter)

Pak Sheung Chuen wants every library in Queensland to be involved!


(Images: Susan Furness, Collection Maintenance Coordinator from the State Library of Queensland’s Collection Access found this book for Pak Sheung Chuen while he was in Brisbane for his Light from Light residency. The sun on the cover of Michael Haag’s ‘Alexandria’ will inspire part of Pak’s artwork.)

Newsletter from State Library of Queensland, on July 2010:
See the State Library of Queensland in a new light when international artists arrive in Brisbane. They have created artworks specifically for the library site for Light from Light, an exhibition that will be simultaneously mirrored at the Shanghai Library in China from October.

And it’s not only the State Library of Queensland that gets to participate in this unique exhibition about the properties and metaphors of light. A respected artist from Hong Kong, Pak Sheung Chuen, wants every library in Queensland to be involved.

The artist is creating a new artwork comprised of images of the sun collected from hundreds of book covers found in Queensland library collections. According to Pak, who visited the State Library of Queensland while on residency in Brisbane, the sun images will inspire a window sculpture that creates “thousands of suns from one sun”.

The artist hopes that library staff across Queensland will help him create the work simply by loaning one book from their collection.

For this exciting project, books that feature an image of the sun on the front cover will be on display at the State Library of Queensland to accompany the artwork. As part of the project, Pak will be also be creating an ‘online catalogue’ that shows the staff member who helped him create the work.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Light from Light and how your library can be involved in this special library project, please contact Kim Machan, Director of MAAP – Multimedia Art Asia Pacific and exhibition curator: kim@maap.org.au or 07) 3161 7960.


About the exhibition Light for Light: www.maap.org.au/light-from-light
About State Library of Queensland: http://www.slq.qld.gov.au/

Sunday, August 01, 2010

二樓五仔記事簿/夏08/台/台北路上閒讀記二

台北路上閒讀記二:

問美術館借來做筆記的原子筆寫了幾句就用盡了墨,好久也沒有試過用完一支筆的感覺,有點興奮。我現在很少用筆寫字,而幾乎每次都在我用完之前就掉失了,S一定知我又會掉失,所以把最少浪費的一支筆借給我。在這小事,又看見台灣人節儉的美德。(31/7)


買美術館了一支炭筆,店員送了我一個用廢紙做的精美筆套。(31/7)


在一次講座上我教觀眾怎樣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檢驗一個認真和專業的展覽:只要你在播放作品的電視上看見“Repeat”的字或符號就可辨識。這個在美術館的錄像投射在一個填滿幼沙的房間裡,製作可謂十分認真,就是不明白為何在作品的上方會出現DVD選項欄,實在令人費解?(31/7)


這段CV的中英對譯有很強的政治意識。「Born Shanghai, China」>「出生」,「Return to Taiwan」>「回國定居」,「Segmentation-Multiplication, Three Taiwanese Artists, 47th International Biennial of Visual Arts, Venice, Italy」>「裂合與聚生-威尼斯雙年展,義大利」…(31/7)


光滑表面暗藏利刃,危險感是從閱讀旁邊的警告字句得來。(31/7)

二樓五仔記事簿/夏07/台/台北路上閒讀記一

台北路上閒讀記一:

海天相連,水平線的一端接上地面的分界線,這個畫在電線箱上平和的風景坐落在善導寺的對面。電線箱上兩顆飛釘的鑼絲是乳頭,了了幾筆,裸女呼之欲出。在暇想和慾念之間,這個交錯的影像正是現代人精神的寫照。如此的風景我在鄭在東的畫中見過。(31/7)


請給文學一點空間:以文學為名朗讀台北。在台北捷運的車廂裡你可以讀到詩,不像得香港的地鐵內只有借錢、美容和豐胸的廣告,甚麼「豐胸,女人的真幸福」,多麼露骨不雅!(31/7)


「錄影中,請微笑」


一隻手五根手指,五個S關於五個地盤施工安全的要訣。這隻手除了幫助記憶,同時亦製造想像的動力,若果有一日你只記起四個S,第五個S的想像就會一直纏住你。人是有圓滿的傾向,所以若果我們懂得為思考製造空間,填滿空間的張力就會帶動你不停思考。(31/7)


這是中大烽火台朱銘的雕塑《仲門》之關閉版,合起來的門使人聯想起女性的生殖器官。講起中大的門,早前校方因改建為由想移動這件有標誌性的雕塑,引來很多校友回校抗議以表不滿。但我不止一次看見,甚麼大大小小的會議,校方搞又好,或學生會搞又好,都會將Banner掛在這件雕塑身上上,係就係好就手,但對於一件雕塑來說這是好不尊重呢。就好像藝術館用搶眼的欄杆圍住藝術品,叫做保護一樣咁可笑~(北美館31/7)


(網上圖片)


在中大讀書的人都知道校方D錢多到冇地方用,一年到晚都要冇事搵事來做,那裡挖挖,這裡修修。又是一件可笑的事,為了修補地上的裂痕,校方把裂痕鑿開,再把水泥灌入,結果裂痕變粗了,又明顯了十倍。(4/8攝)